王石談主動的妥協是包容

王利芬:
我覺得今天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就是11年的今天我剛剛生了一個孩子,剛剛被搶救了出手術室,我的女兒11歲生日就是今天。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呢?我覺得這個故事值得來採訪您的時候告訴您,因為這是一個關於生命的一個故事,我這個女兒是拿生命換來的。我是剖腹她當時自己出去了我沒出去,一般來說剖腹產母子是一塊出去的,當時我血壓只有30幾,因為全部的人都在帶實習生。我那一個特別大的講授林教授的關門弟子,結果一堆實習生誰也沒發現我的血壓降的那麼低。最後換特別大的針頭紮進去,我都不知道了,因為那個針頭幾個月都沒好,然後接下來的話紮進去,就是血壓才開始一點點升。一般來說血壓降那麼低,然後孩子出來在裡面搶救是很危險的。我就想這個生命,今天看她1米6幾,11歲就1米6幾然後活潑潑的小姑娘誕生了,我覺得對生命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感悟。然後大概搶救了那麼一兩個小時,我就差點在2000年死掉,然後再出來。你說這個孩子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嘉賓:
母女都不容易。

主持人:
是啊,一個生命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自從那之後我就覺得,其實我對每一個生命我就完全不一樣了。你想什麼樣的生命不是母親這樣來的,什麼樣的生命?哪怕是一個動物的生命,它也有這樣的危險。

主持人:
顯然您在剛才做墓地比較的時候,您對西方的生死觀可能更加傾向一些比中國的。

嘉賓:
當然。你說到墓地死亡說到所謂的哀歌所謂的亡靈曲,你聽西方帶有基督教色彩的這些亡靈取,你可以平時當做一些音樂去欣賞的,一些隆重的演奏會上,都是演奏曲目上會經常出現的。

主持人:
它的生死都是在瞬間隨便的穿越。

嘉賓:
他本身對死亡的認識,首先來講是對生命的稱讚,對生命的謳歌。我們來講你看看中國咱們剛才說墓地現在說哀樂,你看哀樂他是怎麼演奏的中國這個調。一直越沉越沉的你會感到他一種哀嚎的聲音就是說死太可怕了,我不願意死,我真不願意死。實際上生命他有出生就有死亡,他是一個過程,所以中國哀悼會我是不願意去參加而且千篇一律就是這種哀歌,而且這種哀歌好像就是一種撕喊我不願意死。
但是你到日本看日本的墓地,一個不大沒有大的墓地,而且他基本是有家族觀念,一般一個家族在一塊。你說既然有家族觀念為什麼會不大呢家族不是很多人嗎?如果你注意你會發現跟我們的觀念不太一樣,日本來講我們的墓地如果家族好,一定是一個人一個墓穴的,但日本不是這樣的,家族就這麼大一塊上面是個墓碑,你去世之後在旁邊刻名字,不需要占很大地方,而且和居住的地方很臨近的,一個村莊的墓地就在旁邊,你只要到這個村莊,這個墓地你沒法回避的,而且墓地修的你隨時可以進去隨時可以出來,它是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卻不是這樣。

主持人:
我能感覺到您在生活裡面做了極大的妥協,因為按照您的個性原本不是這樣的生活方式。

嘉賓:
我生活中沒有多大的妥協,我生活中的妥協是對社會的包容,原來我是不包容。

主持人:
對,這是一方面。為什麼要包容呢?

嘉賓:
第一來講就是說原來不包容就認為自己對,就認為甚至是自己代表真理。實際上你認識到並不是這樣,你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觀點,而這種觀點未必合適,這是第一個認識,就是對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種否定。
第二個來講既然是你不是代表真理,你不絕對正確,那你顯然來講你更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別人怎麼想的。

主持人:
是其中的一個。

嘉賓:
對。我只是其種的一個。但往往你搞一個企業來講,很難認識到這一點。因為一個成功的企業他形成一種磁場,本身你就是絕對權威,錯的對的大家都聽你的。再者因為你調動了整個資源,最後明明是錯的最後他也對了,並不是你的決定對,是因為你那個資源到那,他沒辦法所以因為你這個錯誤的決定他失敗了,那你這個錯誤的決定他沒有到失敗的程度還是成功的就證明,還是老總對。
所以在這樣一種氛圍中,一個成功的企業中,很容易形成自以為是,很容易形成剛愎自用,很容易形成這種不聽別人意見,這是我的體會。但這種體會來講如果你還封閉在這樣的圈子當中很難去體會到。我記得2004年加入阿拉善,阿拉善這幾年當中,因為都是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在一塊,在一塊誰聽誰的?在一塊就吵架,都像我一樣,那怎麼辦呢?那就得妥協。從被動來講都得妥協,咱們既然在一塊做事了,既然大家都是頭頭那聽誰的呢?那第一得妥協,第二按照一套程式,羅伯特藝術圍城這樣的形成你會發現,是這個當中慢慢形成主義。什麼叫民主?民主的本意本身就是質疑的,民主本身就是沒有絕對權威的,民主本身就是不允許,讓位就是所謂的這個本質統治它是另外一種東西。
我記得選我當第二任會長的時候我就說了,我說我到深圳去創業,我的字典裡是沒有妥協二字的,但是我加入阿拉善我學會了妥協。當然我覺得這個妥協對我來說是一個進步,不是被動的說這個社會不能容我,我怎麼樣怎麼樣。就是說主動的妥協是一種包容,被動的妥協那不就是求人嗎?

主持人:
王總實際上您剛才談到了持續的魅力,我對這兩個字非常感興趣,實際上我看您的人生,實際上也是一個持續向著真善美和生存的這樣一個尊嚴最高境界來追求這樣一個累積的過程到了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是登山也好,做帆板也好做這個做那個,都實際上是剛才這樣一個持續的這種發展和追求,累積到了今天這樣一個王石。

嘉賓:
你要說真善美。我是這樣看,實際上來講這樣還比較準確一些,實際上你破題你實際上就是對生命的態度,第一。第二最後你才認識你的缺點很大,缺點很大你太自以為是,很多你認為討厭的東西你自己身上都有,所以自以為是就是絕對權威,絕對權威就是一言堂,一言堂你會發現你比別人強不了多少,我更想說是加入了阿拉善外界對自己的影響,要妥協這才是你的一個提高。當然主動妥協和被動妥協是有區別的,阿拉善是我主動妥協的,你不妥協你可以不當會長,你不參加那個組織你可以辭去你就可以不受那個約束了。
你剛才說完善,真的不敢說完善。哪完善呢?但是正是因為你意識到你有惡魔的一面,所以你才覺得這個制度是重要的,你才覺得是需要約束的,首先約束的第一個就是自己約束,實際上我是不時的有時候在物質面前掙扎的。當然,你想人怎麼可能你做了就是幾百億,你看我公司做到一千億我很興奮,很多時候是自己的家產都是幾百億,你怎麼能沒有什麼想法呢?你當然會有一些想法。

主持人:
現在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嘉賓:
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看你怎麼去認識他,但最基本的你一個生活態度把你決定到那裡去了,但你也不會怎麼樣。這個是他會一直會有的問題。不是說我馬上再有多少錢,什麼叫生活態度呢?你最起碼把握來講,就是你的生活已經是很好了,你想做什麼事情也不是很困難,你要讓你家庭生活較為滿意,你不能讓他們很滿意,較為滿意你也做到了,那你的錢你現在的錢你都要做公益,你更多的錢也會去做公益,在這個狀態你不會改變了,你說你再有額外的錢專門再給你來講,但是也可以這樣說,公司的發展發展到現在這樣。剛才講持續穩定的才開始,就要出現效率,作為管理團隊就不是我一個人,他的收入待遇會越來越高,我也抱著期望,我也希望這個越來越高,實際上我對我的約束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來講,我很擔心我失去控制,如果我現在的財富我們家人不要說三代兩代都用不完的話,我現在沒有這種動力。

主持人:
我在您的微博上看到,您發了那麼多的草、花,為什麼那麼喜歡植物呢?

嘉賓:
這個是我第一次聽到你這樣評價。很多人說你怎麼這麼淺薄花花草草。

主持人:
我不是這麼認為的,有的時候我看到辦公室的一個人,他急著過去把花撞到一個跟頭,葉子無數的人撞來撞去我心裡特別疼痛我難受,我說這也是一個生命你也得關愛他。我第一次在您的微博上看到那麼多花花草草我也經常發,我說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心有靈犀。

王石:
是嗎?

主持人:
對。您到任何的地方都發這樣的東西,什麼科什麼科。我想聽聽理由。

嘉賓:
就是對生命的關注嘛,因為它也是生命。登山登十幾年了,實際你到海拔五千米以上的,你表面上看沒有什麼,除了人在活動之外是沒有生命的表面上看。當然細菌你看不到的微生物是很多的,確實你稍微注意一點你會發現石頭上很明顯的苔蘚。
苔蘚就很有意思,你當時注意到長的塊都很小,也不好看。但是你你真的翻書就發現,這個苔蘚你說長個指甲蓋這麼大的苔蘚要多長時間?要一百年。

主持人:多長時間?

王石:一百年。一百年的時間,就是它的生長它在那麼嚴酷的環境中,你感到兩點第一點生命是非常非常頑強,因為我們在那呆一個月兩個月登山就回去了,甚至其他的野生動物也很難在那存在,但是它們確實在那頑強的活著,你感到生命的頑強。
再你更深刻的感到它的目的是什麼?顯然它的目的就是活著,一百年塊才大一點,它頑強在這。就是你會體會到生命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活著。

主持人:
就是什麼?

嘉賓:
就是活著。

主持人:
生命的本質就是活著。

嘉賓:
你說它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它的意義就是活著,就是它要頑強生活下去,通過它的DNA的遺傳一代一代這樣,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實際上現在外太空當然是我們從天文學知道,地球適合生長人類生長生命相當具有偶然性,當然從概率上來講,這個宇宙當中一定其他星球也有生命,一方面地球上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試圖發現,外太空比地球像很多惡劣條件要更惡劣的時候,要不然地球上生命是自己誕生的還是外來的。
就提出一個問題,他的生命的本身的意義就是存在。你在那種環境條件下,你可以很容易得到這個結論。當然為了怎麼存在你會注意到另外一種現象,比如在西藏它的夏天是非常非常短的,但你會發現西藏草原上的花是開的非常非常爛漫的,那個顏色是非常非常鮮豔的,是非常非常吸引你的,你再注意你會發現它的花期非常短。就是它要在不到40天的時間內,要從發芽、出葉、開花、結果、繁衍後代。所以你在西藏你會感到那麼美麗的野花的草原上,你可以感悟到實際生命曾經燦爛過,和剛才所得的那個結論又不太一樣,但它還是為了存在。因為它這樣鮮豔的,不允許它有時間耽擱,所以這樣鮮豔的來吸引昆蟲來進行傳播花粉。這個讓你感悟到生命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你苔蘚長指甲蓋那麼一點地方它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它只是一種為了存在。
但是這個野花爛漫的開出來,要在40天之內發芽、開花、結果完成它的生命過程,這也是一段時間。所以讓你體會到生命的長短是相對的,比如說海龜平均年齡150歲,差不多比我們人類至少幾乎是平均下來要是一倍多。我想人類你會選擇海龜生活呢還是選擇人類呢?我想從概率上答案一定是非常明確的,99%的回答我會選擇人類。不會因為那個可以活150歲就選擇海龜。生命長短是相對的,無論如何你是一個過客。

主持人:
我看到您到任何一個地方,好像都要照幾朵植物樹木,把它發到網上讓大家來欣賞。
嘉賓:對。這裡實際上是兩層含義,一個是你注意到的對生命的一種關注。實際上它多少有點訓練的方法在裡邊,實際上從植物來講從一種科學首先是分類史,你沒看到我一定要把它弄清楚它是什麼科什麼屬什麼木的,中國傳統來講沒有這一套大概齊的這是西方的方法。我又是一個沒有留過學也沒有在外國生活過,就我來講是通過對生命的關注同時還進行分類學的訓練。因為中國很容易就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玄學,我覺得是科學精神,我們中國這種基因是缺少的。對於這些植物來講,你可以說它很美麗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從更多日常考慮,你會發現我更多來講,我是從林帶開始植物,就植物分類你才到現在的分子生物學,從DNA到了這樣一步對生命的解讀。我今年下半年是準備寫一本書,就是關於這個植物、貓貓狗狗、小豬,因為更多還是從生命最基本的角度來考慮。


主持人:
其實王總您剛才談的莎士比亞也好,普希金、托爾斯泰,法國的巴爾扎克,很多這樣一些著作,實際上其實在您今天這樣的一個生活裡面,我們都能看到這些東西對您影響的影子。那就是體現在您作為一個人身上的人文色彩和人文關懷,但是把一個企業做成制度性的結構,像西方那些文明像西方企業一樣,能夠讓他有生命裡還是靠制度。

嘉賓:對。

主持人:
這個東西是從哪紮下的根,因為這個對於萬科今天的形成,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如果萬科只是僅僅是一個賺了一堆錢的房地產公司,他不值得我們今天來溯源,更重要的是您用現代企業制度,去把它變成了一個有持續發展生命力的東西。我就特別想知道這種觀念您從哪來的?在您這一代人裡是很難找到這個東西的?

嘉賓:
因為你想做一番事你要探索,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實際上各種模式都探索過都探討過。總的來講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我是有些逆反的,比如說像現在的國學的復興,這種勢頭我是持相當保留的。我的邏輯是什麼呢?我的邏輯是現在企業的制度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他這樣來的,他是他的講這種制度化、透明。
比如說基督教來講,就是我們在上帝面前我們都是罪人我們贖罪。所以他是人之初性本惡的,亞當夏娃人類的祖先吃了蘋果,有了智慧也有了邪惡。這是他的就是這樣的倫理的邏輯,那根據邏輯推推到現在的企業來講,當然宗教也在改革,也有的說也有善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如何抑制他魔鬼的一面,如何抑制他罪惡的一面,制度性的,制度性的來約束,因為是對人是不相信的,他不是對某一個人不相信,而是對制度信任。而東方就是完全另外一種聖人管理,首先聖人管理它是完美無缺的,他是不可能有魔鬼的東西的。

主持人:
您覺得沒有聖人?

嘉賓:
當然沒有聖人,當然沒有一定沒有。首先我就有很多罪惡的東西,所以現在企業制度簡單來講就是,你如何來用制度性的,西方基督教這樣的一個文明企業制度來講,我要制度性的約束,我制度性抑制你自由的東西,東方來講發現完全另外的東西,好人和壞外。就是用人就用好人。基督教現在不是這樣的,他一定是制度性懷疑,你發現問題再調整,我們這裡一旦發生問題顛覆性,掩蓋著沒問題,一旦出現問題掩蓋不住這個問題非常大。
我們講還是要講企業,你就按照這個套路做。首先我們制度是要約束自己,就是這樣比較的邏輯。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一定有過不同點,
水和火,一定有過天大的差異,
一定曾互相偷取並且贈與
情慾,攻擊彼此的差異。
緊緊摟著,他們竊用、徵收對方
如此之久
終至懷裡擁著的只剩空氣——
在閃電離去後,透明清澄。

某一天,問題尚未提出便已有了回答。
某一夜,他們透過沉默的本質,
在黑暗中,猜測彼此的眼神。

性別模糊,神祕感漸失,
差異交會成雷同,
一如所有的顏色都褪成了白色。

這兩人誰被複製了,誰消失了?
誰用兩種笑容微笑?
誰的聲音替兩個聲音發言?
誰為兩個頭點頭同意?
誰的手勢把茶匙舉向唇邊?
誰是剝皮者,誰被剝了皮?
誰依然活著,誰已然逝去
糾結於誰的掌紋中?

漸漸的,凝望有了孿生兄弟。
熟稔是最好的母親——
不偏袒任何一個孩子,
幾乎分不清誰是誰。

在金婚紀念日,這個莊嚴的日子,
他們兩人看到一隻鴿子飛到窗口歇腳。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辛波絲卡》】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Wistawa Szymborska),一九二三年七月二日出生於波蘭西部小鎮布寧?,八歲時移居克拉科夫(Cracow),至今仍居住在這南方大城。她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也是當今波蘭最受歡迎的女詩人。她的詩作雖具高度的嚴謹性及嚴肅性,在波蘭卻擁有十分廣大的讀者。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詩集《巨大的數目》,第一刷一萬本在一週內即售光,這在詩壇真算是巨大的數目。

辛波絲卡於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間,在克拉科夫著名的雅格隆尼安大學修習社會學和波蘭文學。一九四五年三月,她在波蘭日報副刊發表了她第一首詩作〈我追尋文字〉。一九四八年,當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詩集時,波蘭政局生變,共產政權得勢,主張文學當為社會政策而作。辛波絲卡於是對其作品風格及主題進行全面之修改,詩集延至一九五二年出版,名為《存活的理由》。辛波絲卡後來對這本以反西方思想,為和平奮鬥,致力社會主義建設為主題的處女詩集,顯然有無限的失望和憎厭,在一九七O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收錄其中任何一首詩作。

一九五四年,第二本詩集《自問集》出版。在這本詩集裡,涉及政治主題的詩作大大減少,處理愛情和傳統抒情詩主題的詩作佔了相當可觀的篇幅。一九五七年,《呼喚雪人》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拋開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題,找到了自己的聲音,觸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愛情的關係。在〈布魯各的兩隻猴子〉一詩?,辛波絲卡將它們和正在接受人類學考試的人類置於平行的位置,透露出她對自然萬物的悲憫,認為它們在地球的處境並不比人類卑微,亦有論者將此詩詮釋為對史達林統治時期高壓政治的嘲諷。然而,儘管現實世界存有缺憾,人間並非完美之境,但辛波絲卡認為生命仍值得眷戀。在〈未進行的喜馬拉雅之旅〉一詩,辛波絲卡無意以喜馬拉雅為世外桃源,反而呼喚雪人?,要他歸返悲喜、善惡、美醜並存的塵世。在〈企圖〉一詩,她重新詮釋波蘭極著名的一首情歌〈甜美的短歌〉:「你走上山坡,我走過山谷。你將盛開如玫瑰,我將長成一株雪球樹……」道出她對生命的認知──渴望突破現狀,卻也樂天知命地接納人類宿命的侷限。

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鹽》裡,我們看到她對新的寫作方向進行更深、更廣的探索。她既是孤高的懷疑論者,又是慧黠的嘲諷能手。她喜歡用全新的、質疑的眼光去觀看事物;她拒絕濫情,即便觸及愛情的主題,讀者會發現深情的背後總有一些反諷、促狹、幽默的影子。她企圖在詩作中對普遍人世表達出一種超然的同情。在〈博物館〉,辛波絲卡對人類企圖抓住永恆的徒然之舉發出噫嘆;生之形貌、聲音和姿態顯然比博物館裡僵死的陳列品更有情有味、更有聲有色。在〈不期而遇〉,她藉大自然動物的意象,精準有力、超然動人地道出老友相逢,卻見當年豪情壯志被歲月消蝕殆盡的無奈,以及離久情疏的生命況味。在〈金婚紀念日〉,她道出美滿婚姻的神話背後的陰影──長期妥協、包容的婚姻磨蝕了一個人的個性特質,也抹煞了珍貴的個別差異:「性別模糊,神祕感漸失,╲差異交會成雷同,╲一如所有的顏色都褪成了白色。」

一九六七年,《一百個笑聲》出版,這本在技巧上強調自由詩體,在主題上思索人類在宇宙處境的詩集,可說是她邁入成熟期的作品。一九七二年出版的《可能》,和一九七六年的《巨大的數目》更見大師風範。在一九七六年之前的三十年創作生涯中,辛波絲卡以質代量,共出版了一百八十首詩,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五首是她自認成熟之作,她對作品要求之嚴由此可見一斑。在辛波絲卡的每一本詩集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風格、嘗試新技法的用心。誠如她在〈巨大的數目〉一詩裡所說:「地球上住著四十億人,╲但是我的想像依然故我。╲它和巨大的數目格格不入。╲個人質素仍是其動力。」的確,在其寫作生涯中,她的題材始終別具一格:微小的生物,常人忽視的物品,邊緣人物,日常習慣,被遺忘的感覺。她敏於觀察,往往能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悅,以簡單的語言傳遞深刻的思想,以小隱喻開啟廣大的想像空間,寓嚴肅於幽默、機智,是以小搏大,舉重若輕的語言大師。辛波絲卡用字精鍊,詩風清澈、明朗,詩作優游從容、坦誠直率,沉潛之中頗具張力,享有「詩界莫札特」的美譽。然而她平易語言的另一面藏有犀利的刀鋒,往往能夠為讀者劃開事物表象,挖掘更深層的生命現象,為習以為常的事物提供全新的觀點,教讀者以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

在〈恐怖份子,他在注視〉一詩,辛波絲卡以冷靜得幾近冷漠的筆觸,像架設在對街的攝影機,忠實地呈現定時炸彈爆炸前四分鐘酒吧門口的動態──她彷彿和安置炸彈的恐怖份子一起站在對街,冷眼旁觀即將發生的悲劇。辛波絲卡關心恐怖手段對無辜民眾無所不在的生命威脅,但她知道無言的抗議比大聲疾呼的力量更強而有力。她讓敘述者的冷淡和事件的緊迫性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讀者的心情便在這兩股力量的拉鋸下,始終處於焦灼不安的狀態,詩的張力於是巧妙地產生了。在〈聖殤圖〉,辛波絲卡以同情又略帶嘲諷的語調,將政治受難英雄的母親塑造成媒體的受害者。兒子受難,母親卻得因為追悼人潮的湧入和探詢,時時刻刻──接受訪問,上電視或廣播,甚至參與電影演出──重溫痛苦的回憶,一再複述兒子殉難的場景。然而傷痛麻木之後,自己的故事似乎成了別人的故事。母親流淚,究竟是因為喪子之慟仍未撫平,還是因為弧光燈太強?是個值得玩索的問題。而在〈隱居〉一詩,辛波絲卡拋給我們另一個問題。有這麼一位隱士:「住在漂亮的小樺樹林中╲一間有花園的小木屋裡。╲距離高速公路十分鐘,╲在一條路標明顯的小路上。」他忙著接待各地的訪客,樂此不疲地說明自己隱居的動機,愉快地擺姿勢接受拍照。令人不禁懷疑:他真正喜歡的是粗陋孤寂的隱居生活,還是隱居所獲致的邊際效益──他人的讚嘆和仰慕所引發的自我膨脹和虛榮的快感?此詩以幽默、戲謔的輕鬆口吻,探討與人性相關的嚴肅主題,這正是辛波絲卡詩作的重要特色,一如〈在一顆小星星底下〉末兩行所揭示的:「啊,言語,別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卻又費心勞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這或許也是辛波絲卡能夠成為詩壇異數──作品嚴謹卻擁有廣大讀者群──的原因吧!身為女性詩人,辛波絲卡鮮少以女性問題為題材,但她不時在詩作中流露對女性自覺的關心。在〈一個女人的畫像〉,辛波絲卡為讀者描繪出一個為愛改變自我、為愛無條件奉獻、因愛而堅強的女人。愛的枷鎖或許讓她像「斷了一隻翅膀的麻雀」,但愛的信念賜予她夢想的羽翼,讓她能扛起生命的重擔。這樣的女性特質和女性主義者所鼓吹的掙脫父權宰制、尋求解放的精神有著極大的衝突,但辛波絲卡只是節制、客觀地敘事,語調似乎肯定、嘲諷兼而有之。她提供給讀者的只是問題的選項,而非答案。對辛波絲卡而言,性別並不重要;個人如何在生命中為自己定位才是她所關心的。

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是辛波絲卡關注的主題。在她眼中,自然界充滿著智慧,是豐沃且慷慨的,多變又無可預測的:細體自然現象對人類具有正面的啟示作用。她對人類在大自然面前表現出的優越感和支配慾望,頗不以為然。她認為人類總是過於渲染自身的重要性,將光環籠罩己身而忽略了周遭的其他生命;她相信每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一隻甲蟲的死亡理當受到和人類悲劇同等的悲憫和尊重(〈俯視〉)。窗外的風景本無色,無形,無聲,無臭,又無痛;石頭無所謂大小;天空本無天空;落日根本未落下。自然萬物無需名字,無需人類為其冠上任何意義或譬喻;它們的存在是純粹的,是自身俱足而不假外求的(〈一粒沙看世界〉)。人類若無法真誠地融入自然而妄想窺探自然的奧祕,必定不得其門而入(〈與石頭交談〉)。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實唾手可得,天空是可以無所不在的──只要與自然合而為一,只要「一扇窗減窗台,減窗框,減窗玻璃。╲一個開口,不過如此,╲開得大大的」。當人類與自然水乳交融時,高山和山谷、主體和客體、天和地、絕望和狂喜的明確界線便不復存在,世界不再是兩極化事物充斥的場所,而是一個開放性的空間(〈天空〉,收錄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的詩集《結束與開始》)。辛波絲卡閱讀的書籍範疇極廣,她擔任克拉科夫《文學生活》週刊編輯將近三十年(1953-1981),撰寫一個名為「非強制閱讀」的書評專欄。一九六七到一九七二年間,她評介了一百三十本書,而其中文學以外的書籍佔了絕大的比例,有通俗科學(尤其是關於動物方面的知識性書籍)、辭書、百科全書、歷史書、心理學、繪畫、哲學、音樂、幽默文類、工具書、回憶錄等各類書籍。這麼廣泛的閱讀觸發了她多篇詩作的意念和意象。辛波絲卡曾數次於書評和訪談中對所謂的「純粹詩」表示懷疑。在一篇有關波特萊爾的書評裡,她寫道:「他取笑那些在詩中稱頌避雷針的詩人。這樣的詩或許稍顯遜色,但在今日,這個主題和任何事物一樣,都可以成為絕佳的精神跳板。」辛波絲卡認為詩人必須能夠也應該自現實人生取材;沒有什麼主題是「不富詩意」的,沒有任何事物是不可以入詩的。從她的詩作,我們不難看出她對此一理念的實踐:她寫甲蟲、石頭、動物、植物、沙粒、天空;她寫安眠藥、履歷表、衣服;她寫電影、畫作、劇場;她寫戰爭、葬禮、色情文學、新聞報導;她也寫夢境、仇恨、定時炸彈、恐怖份子。辛波絲卡對事物有敏銳的洞察力,因此她能將詩的觸角伸得既廣闊且深遠。對辛波絲卡而言,詩具有極大的使命和力量,一如她在〈寫作的喜悅〉中所下的結語:「寫作的喜悅。╲保存的力量。╲人類之手的復仇。」詩或許是人類用來對抗有限人生和缺憾現實的一大利器。詩人在某種程度上和「特技表演者」有相通之處:缺乏羽翼的人類「以吃力的輕鬆,╲以堅忍的機敏,╲在深思熟慮的靈感中」飛翔。詩,便是詩人企圖緊握「搖晃的世界」所抽出的「新生的手臂」;詩,便是在夢想與現實間走索的詩人企圖藉以撐起浮生的一根竿子。

一九七六年之後,十年間未見其新詩集出版。一九八六年《橋上的人們》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令人驚訝的是,這本詩集竟然只有二十二首詩作,然而篇篇佳構,各具特色,可說是她詩藝的高峰。在這本詩集裡,她多半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元素,透過獨特的敘述手法,多樣的詩風,錘鍊出生命的共相,直指現實之荒謬、侷限,人性之愚昧、妥協。〈葬禮〉一詩以三十五句對白組成,辛波絲卡以類似荒謬劇的手法,讓觀禮者的話語以不合邏輯的順序穿梭、流動、交錯,前後句之間多半無問答之關聯,有些在本質上甚至是互相衝突的。這些對白唯一的共通點是──它們都是生活的聲音,瑣碎、空洞卻又是真實生命的回音。在本該為死者哀慟的肅穆葬禮上,我們聽到的反而是生者的喧嘩。藉著這種實質和形式之間的矛盾,辛波絲卡呈現出真實的生命形貌和質感,沒有嘲諷,沒有苛責,只有會心的幽默和諒解。

在〈寫履歷表〉一詩,辛波絲卡則以頗為辛辣的語調譏諷現代人功利導向的價值觀──將一張單薄的履歷表和一個漫長、複雜的人生畫上等號,企圖以一份空有外在形式而無內在價值的資料去界定一個人,企圖以片面、無意義的具體事實去取代生命中諸多抽象、無以名之的美好經驗。然而,這樣的荒謬行徑卻在現代人不自覺的實踐中,成為根深蒂固的生活儀式,詩人為我們提出了警訊。

在〈衣服〉一詩中,辛波絲卡不厭其煩地列出不同質料、樣式的衣服名稱,及其相關之配件、設計細節,似乎暗示生命的侷限──再嚴密的設防,也無法阻攔焦慮、心事、病痛、疏離感的滲透。即使抽出了圍巾,在衣服外再裹上一層保護膜,也只是一個蒼涼無效的生命手勢。然而,辛波絲卡對人世並不悲觀。在〈橋上的人們〉,她以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的版畫〈驟雨中的箸橋〉為本,探討藝術家企圖用畫筆攔截時間、擺脫時間束縛的用心。英國詩人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在〈希臘古甕頌〉一詩裡,曾經對藝術的力量大大禮讚一番,因為它將現實凝結為永恆,並且化解了時間對人類的威脅。辛波絲卡稱歌川廣重為「一名叛徒」,因為他讓「時間受到忽視,受到侮辱」,讓「時間失足倒下」,因為他「受制於時間,卻不願意承認」;企圖以寫作,以「人類之手的復仇」對抗時間與真實人生的詩人,其實是藝術家的同謀、共犯。但辛波絲卡相信,此種與時間對抗的力量不僅蘊藏於藝術品裡,也可以當下體現:有些人,進一步地,在面對現實人生,在接受生命苦難本質的同時,聽到了畫裡頭「雨水的濺灑聲,╲感覺冷冷的雨滴落在他們的頸上和背上,╲他們注視著橋以及橋上的人們,╲彷彿看到自己也在那兒╲參與同樣無終點的賽跑╲穿越同樣無止盡,跑不完的距離,╲並且有勇氣相信╲這的確如此。」人類(藝術家或非藝術家)的堅毅與想像,支持這孤寂、抽象的長跑一代復一代地延續下去。

辛波絲卡關心政治,但不介入政治。

嚴格地說,她稱不上是政治詩人──也因此她的書能逃過官方檢查制度的大剪,得以完整的面貌問世——但隱含的政治意涵在她詩中到處可見。早期詩作〈然而〉?,是辛波絲卡少數觸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殘暴行徑的詩作之一。因此,這首詩格外值得注意──它不但對納粹集體大屠殺的暴行加以譴責,同時也暗指波蘭社會某些人士對猶太人的命運漠不關心。在以德軍佔領期的波蘭為背景的另一首詩作〈可能〉?,處處可見不安、恐懼、逮捕、驅逐,處死的暗示性字眼。辛波絲卡的宿命觀在此詩可略窺一二:生命無常,在自然界和人類世界,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但是,辛波絲卡的政治嘲諷和機智在〈對色情文學的看法〉一詩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八○年代的波蘭在檢查制度之下,政治性、思想性的著作斂跡,出版界充斥著色情文學。在這首詩裡,辛波絲卡虛擬了一個擁護政府「以思想箝制確保國家安全」政策的說話者,讓他義正詞嚴地指陳思想問題的嚴重性超乎色情問題之上,讓他滔滔不絕地以一連串的色情意象痛斥自由思想之猥褻、邪惡。但在持續五個詩節嘉年華會式的激情語調之後,辛波絲卡設計了一個反高潮──在冷靜、節制的詩的末段,她刻意呈現自由思想者與志同道合者喝茶、翹腳、聊天的自得和無傷大雅。這樣的設計頓時瓦解了說話者前面的論點,凸顯其對思想大力抨擊之荒謬可笑,也間接對集權國家無所不在的思想監控所造成的生存恐懼,提出了無言的抗議。

辛波絲卡認為生存是天賦人權,理應受到尊重。在〈種種可能〉一詩,她對自己的價值觀、生活品味、生命認知做了相當坦率的表白。從她偏愛的事物,我們不難看出她恬淡自得、自在從容、悲憫敦厚、不道學、不迂腐的個性特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主個體,依附於每一個個體的「種種可能」正是人間的可愛之處。透過這首詩,辛波絲卡向世人宣告生命之多樣美好以及自在生存的權利,因為「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一九九三年,《結束與開始》出版,這是辛波絲卡最近的詩集。辛波絲卡的詩不論敘事論理多半直截了當,鮮用意象,曾有人質疑她取材通俗、流於平凡,殊不知正因為如此,她的詩作才具有坦誠直率的重要特質。這份坦直也吸引了名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一九九三年,我在華沙過聖誕。天氣爛透了,不過賣書的攤販已擺出攤子做生意。我在其中一個書攤上發現了一小本辛波絲卡的詩集。她是Roman Gren 最喜歡的詩人——Roman Gren是《三顏色》的譯者。我買下這本書,打算送給他。辛波絲卡和我從未碰過面;我不知道我們是否有共通的朋友。就在我胡亂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一見鍾情〉。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念和《紅》(即《紅色情深》)這部電影十分相近。於是我決定自己留下這本詩集。

在〈一見鍾情〉這首詩,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偶然相識,擦出火花,然而這真的是第一次交會嗎?在此之前,或許兩人曾經因緣際會「擦肩而過一百萬次了」──在人群中,撥錯的電話中,經過旋轉門的時候,在機場接受行李檢查的時候;一片飄落的葉子,一個消失於灌木叢中的球,或一個類似的夢境,都可能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扣環。有了這層體認,我們便可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疏離的人際關係,並且感受到一絲暖意和甜蜜。

在〈有些人喜歡詩〉這首詩裡,辛波絲卡如是寫道:

有些人──
那表示不是全部。
甚至不是全部的大多數,而是少數。
倘若不把每個人必上的學校
和詩人自己算在內,一千個人當中大概會有
兩個吧。

喜歡——
不過也有人喜歡雞絲麵湯。
有人喜歡恭維和藍顏色,有人喜歡老舊圍巾,
有人喜歡證明自己的論點,
有人喜歡以狗為寵物。

詩——
然而詩究竟是怎麼樣的東西?
針對這個問題
人們提出的不確定答案不只一個。
但是我不懂,不懂又緊抓著它不放,
彷彿抓住了救命的欄杆。

這也許不是一個詩的時代──或者,從來就未曾有過詩的時代──但人們依舊寫詩、讀詩,詩依舊存活著,並且給我們快樂與安慰,對許多人而言,詩真的像「救命的欄杆」。辛波絲卡是懂得詩和生命的況味的,當她這樣說:「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聯合新聞網/文/陳黎、張芬齡(節錄自寶瓶文化《辛波絲卡》)】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總統參觀「2010國際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1112 17:35:4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之「2010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今(12)日邁入第二日,上午馬總統在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的陪同下蒞臨現場,觀賞國內外知名策展人規畫之各主題館,包括概念區主題館、文創精品展示區、故宮博物院、科技文化主題館、新聞局電影起飛展區、居家美學主題館、地方特色主題館、國際主題館、中美洲文創藝品館及建國100年商品展區。

馬總統表示對於地方特色館中「失落的百工」印象深刻,也表示概念館的主軸之一「DNA」展非常有特色,透過萃取台灣土地、民俗、文化的DNA,呈現藝術創作的基本元素。最後,也建議未來文博會可注入更多台灣享譽國際的文化特色,如茶文化、書法藝術和鼓的表演等,讓參觀者可以一次體驗台灣文創多元豐富的內涵。

首屆台灣文博會參展廠商多元,包括台灣文創精品品牌、著名室內設計公司、獨立特色品牌等,亦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嘉義市政府、樹德科技大學、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官方及學術單位共襄盛舉,產、官、學界齊聚一方為提昇台灣文創產業齊盡心力。

展會除了展覽各項文創精品,亦帶來了可觀的招商機會。訪台買家包括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博物館商品採購經理、摩蒂富藝術集團副總裁、香港住好D設計連鎖店市場經理、以及廈門總商會副會長等,並邀請台灣各大企業採購人員觀展,藉以開拓台灣的國際文創市場。除了邀請英、美、日、香港、中國大陸等買家觀展,另有包括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澳門以及國內各大企業等買家前來觀展,希望透過台灣文創展促成台灣文創業者與國內外買家交流,並藉此了解市場之需求與發展方向。

目前,參展廠商頑石創意公司推出的動畫「卡滋幫」,成功在美國電視頻道上播出,自13日起將於有線電視卡通頻道播出,交出台灣文創業者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其他參展業者也認為,透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接觸到國際買家,希望藉由文博會這個平台,逐步將產品推往國際市場。

除了促成文創業者與國內外買家的交流,大會更舉辦多場論壇,邀請到國內外文創巨擘及文創菁英,與國內的文創業者分享經驗。12日上午邀請台灣故宮博物院、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博物館及美國博物館協會的來賓,與談分享博物館如何透過文化美學的營造創造新商機。12日下午則邀請到上海及雲南等兩岸文創學者及業者,一同討論兩岸文創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運用悠久的文化底蘊,匯集當代的創意元素。

另外本屆文博會不能錯過的是各展區「館中館」的概念展館,其中最讓民眾驚艷的是科技區的主題館,例如以「搧風點火」控制火侯大小的微波爐;透過感應衣服上的電子標籤,即能在衣櫃上的穿衣鏡中瞬間顯示搭配效果的「幻衣櫃」;還有因應現代人生活的數位虛擬神龕-「神隱」,可隱藏於現代設計家具中,維繫我們對神祇與先人的崇敬。本屆台灣文博會開放免費入場參觀,將於每日上午10時至18時(14日展至17時),帶領您進入台灣文創新境界。
 
人見人愛的卡滋幫

圖為人見人愛的卡滋幫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辛波絲卡》
她的詩像一部電影,吸引名導演奇士勞斯基的注目,
她的詩也像一本繪本,搬演著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
她的詩更像一曲交響樂,享有「詩界莫札特」的美譽。
她是辛波絲卡,波蘭最受歡迎的女詩人。

在這本詩集裡,收錄辛波絲卡各階段名作共六十首,她多半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元素,像一位敏於觀察的偵探家,在平易語言的表象上,為你我挖掘出更深層的生之形貌,耙理人生的脈絡。

辛波絲卡的寫作題材多元,任何事物都可入詩,她書寫甲蟲、石頭、動物、植物、天空、衣服、戰爭、夢境……等現實人生的材料,將詩的觸角延伸得廣闊且深遠。也透過獨特多樣的敘述手法,錘鍊出生命的共相,直指現實之荒謬、侷限與妥協,為我們朗讀故事中的故事。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波絲卡》詩選/在一顆小星星底下

我為稱之為必然向巧合致歉。 
倘若有任何誤謬之處,我向必然致歉。
但願快樂不會因我視其為己有而生氣。
但願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漸衰退的記憶。
我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萬物向時間致歉。
我為將新歡視為初戀向舊愛致歉。
遠方的戰爭啊,原諒我帶花回家。
裂開的傷口啊,原諒我扎到手指。
我為我的小步舞曲唱片向在深淵吶喊的人致歉。
我為清晨五點仍熟睡向在火車站候車的人致歉。
被追獵的希望啊,原諒我不時大笑。
沙漠啊,原諒我未及時送上一匙水。
而你,這些年來未曾改變,始終在同一籠中,
目不轉睛盯望著空中同一定點的獵鷹啊,
原諒我,雖然你已成為標本。
我為桌子的四隻腳向被砍下的樹木致歉。
我為簡短的回答向龐大的問題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嚴啊,請對我寬大為懷。
存在的奧祕啊,請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縫線。
靈魂啊,別譴責我偶爾才保有你。
我為自己不能無所不在向萬物致歉。
我為自己無法成為每個男人和女人向所有的人致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無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辯解,
因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礙。
噢,言語,別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卻又勞心費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

【聯合新聞網/文、節錄自寶瓶文化《辛波絲卡》】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ALL︰

不必買機票、搭飛機,就可以參觀到這國際級的展覽,真幸福!

請你先上這些網站看看,就知道花博精彩到什麼程度了。

千萬不要讓別有心機的政客誤導,以為花博只有幾棵空心菜!
 
來一趟知性兼感性之旅吧!


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TAIPEI INT'L FLORA EXPO

http://beta.2010taipeiexpo.tw/MP_3.html

http://www.2010taipeiexpo.tw/mp.asp?mp=4

http://www.2010taipeiexpo.tw/mp.asp?mp=5

http://www.2010taipeiexpo.tw/mp.asp?mp=6

http://www.2010taipeiexpo.tw/mp.asp?mp=7

please vist Taiwan FLORA EXPO

http://www.youtube.com/watch_popup?v=6OPsITUB1Ho&vq=large#t=122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文博會》台灣文創年度人物活動票選開跑

>>活動緣起

票選台灣文創年度人物作為展現台灣精神象徵,及增加本次展會活動在地性連結與人文質感厚增。希望民眾藉由此票選活動,更瞭解台灣文創人物,更貼近台灣文創,並表揚致力於文創推動者,且激勵傳統產業轉型。 

>>活動日期及活動辦法

活動日期:2010年10月1日~2010年11月08日

活動辦法:
.投票資格:凡有興趣之民眾皆可參與投票。
.統計方式:由民眾線上投票,前十名者,即為「2010台灣文創年度人物」。
.投票次數:每人限投票一次。
.抽獎方式:以身分證字號為抽獎序號,再由電腦亂數抽出幸運得主。
 
>>贈品及頒獎 
 
贈品:由贊助廠商提供
 
領獎方式:前三項大獎,擬請得獎者至展會現場接受頒獎,其他獎項至大會服務 台領取,如無法到場領獎之獎項,皆由主辦單位於會後統一寄出,收件地址需為國內(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址。
 
辦理期程:
結果公布 11月09日.將於同一日公布票選、抽獎結果於展會主網上。
展會現場頒獎 11月13日.擬請得獎之文創人物至展會現場接受表揚。

.抽獎活動得獎民眾,將於展會現場受獎,藉以將民眾帶入展會。
 
「2010台灣文創年度人物」活動-抽獎獎品 共計18名

編號

獎項

獎品品名

名額

1

設計講

球衣架

1

2

奢華皮革籃

1

3

禪意竹籃

1

4

燭台

3

5

醃漬物碗

1

6

奢華皮革垃圾桶

1

7

清理鞋盒

2

8

三合一碗

1

9

義大利麵碗

2

10

aiik

雙面包(粉紅色/花布)

1

11

雙面包(藍色/彩色直條)

3

12

小茶栽堂

茶禮盒組

1

 贊助廠商:設計講、aiik、小茶栽堂
 
>>注意事項

1.參與本活動者保證所有填寫、提出之資料均為真實,如有不實者,將取消參加資格。
2.本單位會主動email寄發抽獎得獎通知,自得獎名單公布日起至11月14日領獎時間截止日,若無法聯繫到得獎者,視同得獎人自動棄權。
3.本活動之獎項價值若超過新台幣2萬元以上,將依法代收10%稅金。
4.活動獎品不得要求轉換、轉讓、折換現金。
5.執行單位保留活動變更之權利。

資料來源︰
http://www.iccie.tw/cgi-bin/big5/k/37a2?q1=37a2v1&q65=2007821&q27=20101004102651&q35=20101015085118&q12=1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來台灣花博是這樣......

1995年前,我常在美國帝國大廈遙想成長的故鄉。
 
在紐約一片燈光星海中,我看不見盡頭的另一邊,有一個島嶼,它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世界地圖上它那麼小,卻決定了我們的命運;除非選擇棄絕,當外國公民、拿美國護照,我們就是台灣,台灣就是我們。
 
2006年11月由於台北花卉協會極力爭取,台灣第一次擁有了主辦國際花博的機會。
 
它或許沒有奧運重要,沒有世博偉大,卻也是國際相傳了的五十年的盛典大事。」
 
與2009年高雄世運、台北聽奧不同,它展覽的期間長達半年,仿若上海世博。它不是一場開閉幕式,中間二十天體育比賽就了結了。
 
自1960年荷蘭鹿特丹發起國際花博以來,它已是各國展現花卉、藝術、科技、劇場、綠色建築的比賽。
 
自1960年至今,50年來,「這是台灣第一次,不只是第一次花博,也是史上第一次舉辦時間最長的國際博覽會盛事。」
 
這本應是小小的台灣,史上最珍貴的榮耀片刻。
 
但2006年11月,當台北爭得主辦權時,台灣靜悄悄的。
 
我們國人常自嘆自己是亞細亞的孤兒,可是當少數偉大的孤兒們在海外為台灣爭取難得主辦權消息宣佈時,從來沒有如韓國麗水、中國大陸北京、上海市南京西路群眾狂歡,大放煙火為他們慶賀。
 
相反地,台北花卉協會寂寞地去,寂寞地回來。
 
2006年11月那一年也正是紅衫軍倒扁的高潮。

「中央執政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決定當一個漠視花博的主角,他帶著政黨偏見,把台北市當敵人,拒絕給予台灣史上最大國際博覽會應有的預算補助。」

2007年郝市長上台,聽奧沒錢,花博更沒錢;一切都延到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後基本費用才全部到位。」
 
然而,由於一切皆太匆促,這場目前被民進黨議員譏稱為「郝貴」的半年期國際花博,包括14個場館、建築、開閉幕,及半年營運費等,「只爭取到與二十天高雄世運相同的百億預算。」
 
沒有人把它當台灣的驕傲,花博只是藍綠鬥爭的籌碼、只是下屆台北市長的前哨站。
 
11月即將於台北舉辦的世界第50屆國際花博,成了名符其實的「亞細亞孤兒」;「只是這次出賣它的不是帝國們,而是可悲的台灣政客們。」
 
但是排山倒海的攻詰中,我卻仍看到一群屹立不搖的藝術家、建築師、動畫與數位工程師。
 
當花博夢想館第一次揭開美麗的粉紅IT紙花後,我開始意識,為什麼這個紛亂的島嶼,始終屹立不搖?
 
在政治、媒體等錯亂的領域之外,台灣始終有一些躲在角落的「人」,他們一步一腳印想為自己生長的土地盡心盡力。
 
夢想館的主展品IT與紙花從含苞、初放、綻開、到展姿的程式設計,工程師整整寫了一年的程式,才實驗完成。
 
我在上海世博中國館看到的人與螢幕樹林的互動,在這裡已更先進至深呼吸,站在光圈上,樹木即快速成長。
 
幾米夢想劇場結合各方藝術家完成花博最令人難忘的角落。
 
而新生三館,那是台灣目前土地上最出色的綠建築。
 
它是第一棟以樹為主人的房屋,站在原始破舊、現已成生態公園的新生公園三館屋頂上,你甚至有錯覺,手伸長一點,可以探觸空中即將降落的飛機。
 
生態池裡引入台北市建國大埤城市污水,經由各種不同本土水生植物,包括空心菜、荸薺、筊白筍的根及布袋蓮池等,最終出口的水,已如山泉般的清淨之水。
 
公園內地磚是可透水的磚,土壤底下埋藏雨水回收收集箱,建築師張清華找來半世紀前壓古井的閥,把回收的雨水,再灌溉於草地上。
 
新生公園風往那個方向吹,新生三館的窗就往那個方向開,迎賓處入口使用的木材全是可回收木材,提款機、郵局、服務中心全包覆不同顏色的迪化街花布。

公園內設置憩息的椅子,藤編、木造、玻璃、鍛鐵複材,各有其靈巧創意。
 
張清華與郭英釗完成這項綠建築及生態公園,造價及設計費僅高雄世運場館八分之一;結果還為了500元請農民種植20株空心菜,上政論節目,澄清自己絕無弊案。
 
明年4月25日,國際花博即將道別台北,三天後4月28日馬上落腳西安。
 
西安市正傾全陜西省之力,整治原挖沙污染之地,光整治成綠色生態區費用,就花了450億。
 
西安花博面積陸地418公頃,水域188公頃,稱滻灞園區,除蓋長安塔外,他們還請來全世界五大庭園設計師日本、義大利、法國、英國及蘇州大師各設計一個大庭園競賽,開幕儀式大手筆斥資上億人民幣,由張藝謀導演。
 
西安花博廣告,已開始於鳳凰、央視、CNN、韓國MBC及世界各大機場等廣告播出,他們號稱2008看北京、2010看上海,2011看西安花博。
 
前幾天台北花博若干館公開,「西安主辦單位驚訝台北IT與藝術結合的能力,尤其讚賞真相館的土石流3D影片。」
 
他們不知道那是「台達電與太極影音以僅6000萬台幣,賠錢咬牙製作3D動畫,並負責營運六個月的成果,目的僅為了教導民眾對土石流的認識。」
 
相較之下,台北花博創下許多第一,經費少史上第一,口水多史上第一,建築師為500元空心菜上政論節目談綠建築卻有理說不清世界第一。

而另一方面「寶特瓶蓋出時尚建築物,世界第一,紙花與IT結合,世界第一……繪本藝術家與IT、劇場、雕塑、園藝結合,史上第一。」
 
新生三館大門前,上週豎起蘇貞昌「台北超越台北」的大看板,進花博的民眾仰頭一眼就看得到。
 
只是不知看板中他溫柔的微笑,是笑看花博的艱辛?還是笑看台灣人在他(蘇貞昌)不給預算下,竟然還交得出如此驚人的成績,佩服地笑呢?
 
資料來源︰http://blog.2010hau.tw/archives/827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文建會帶文創業赴上海參展  業績2600萬

 

文建會帶文創業赴上海參展

行政院文建會將帶領11家文創業者,參與13日到16日「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希望宣揚台灣家居設計實力,協助文創業者進軍國際市場。

繼9月「英國倫敦100%設計展」獲得國際好評後,文建會也將帶領11家台灣文創業者以「Bravo Taiwan美好台灣」整體形象,首度參加13日到16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覽會」。

負責帶廠商參展的文建會專委洪世芳表示,台灣館面積約56平方公尺,規劃主題將以「東方時尚」打造台灣文創品牌形象。

洪世芳說,此行單純帶台灣廠商參展,沒有觸及商談簽署兩岸文化協議相關議題。

針對經濟成長快速的中國大陸內需市場,文建會希望透過國際會展的文創精品展示,展現台灣整體文創產業的實力與能量。

 

Bravo Taiwan 文創業西安上海吸晴

在兩岸就文化交流協議開始接觸之際,文建會即將率領台灣11家文創業者赴上海,參加13日到16日「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這是近年少見由中央出擊的一次台灣文創整合行銷,將打著「Bravo Taiwan美好台灣」整體形象,希望替台灣業者找到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

延續倫敦參展聲勢

此外,中國大陸視為未來重點開發的大西北,每年一度的「西部文博會」也將於15日在西安揭幕,以台北市為主力的「台灣文創精品館」除在北京文博會等場合現身外,也將在西部文博會亮相,並以博物館精品為主題,把台灣業界在博物館衍生性產品的創意引介到大西北,尋找商機。

今年2月,上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准納入「創意城市」系統後,便鎖定「設計之都」的發展主軸,時尚設計、家居設計都是重要發展項目,也頻頻向台灣業界招手。在本屆「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中,文建會所設立的台灣館,面積約56平方公尺,規畫主題將以「東方時尚」打造台灣文創品牌形象。負責帶廠商參展的文建會專委洪世芳表示,9月間文建會曾帶領業者赴「英國倫敦100%設計展」,廣獲國際好評,印證台灣的設計實力已臻國際水平。

瞄準大陸內需市場

洪世芳指出,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內需市場愈來愈大,文建會希望透過國際會展的文創精品展示,展現台灣整體文創產業的實力與能量。

此外,今年大陸西安推出「博物館之城」的建設計畫,台灣與博物館相關的文創商品一向深受大陸喜愛,因此這回參加於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西部文博會」,台灣文創精品館將以「博物館」概念的主題規畫,藉以拓展兩岸更多博物館周邊商品相關研發和延伸性的商機。西部文博會日前被大陸文化部指定永久落腳於西安,藉以打造大陸西部文化產業最大窗口與招牌,今年預計吸引26萬參觀人次。

 

台灣館亮相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

文建會領軍,首次以「Bravo Taiwan美好台灣」台灣館整體模式參加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盼能拓展大陸市場,11家台灣優質設計品牌參加。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上海攝 99年10月13日


文建會在滬宣揚台灣品牌

為宣揚台灣文創產業軟實力,協助台灣文創業進軍國際市場,行政院文建會今天率領11家獲獎無數的台灣優質文創廠商,首次以「Bravo Taiwan美好台灣」參加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

這是台灣廠商首次以台灣館的姿態,集體在今天起於上海展覽中心揭幕的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中展出。

率團參展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一處專門委員洪世芳指出,台灣文創業者的創意大家有目共睹,但整體資源和通路方面普遍不足,業者通常單打獨鬥,相對負擔較高的成本與風險。

洪世芳說,文建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市場流通及拓展計畫」,盼能集結台灣優質精緻的文創品牌,整合駐外單位和外貿協會等行銷資源,媒合買家和銷售通路,以提升台灣文創品牌形象目標,因此這次參加上海家居展,邀請台灣11家文創業者參展,盼能拓展成長快速的中國大陸內需市場。

長期耕耘歐洲市場的禾浩設計負責人江宏一表示,台灣設計的水準已和歐洲不相上下,唯一欠缺的是缺乏資源在各地佈建實體通路和尋找合作夥伴,因此政府應該扮演輔助角色,在歐洲等地區建立可供交流與提供資訊的平台,協助廠商拓展歐洲等國際市場。

洪世芳指出,文建會今年9月率台灣文創品牌參加「英國倫敦100%設計展」大獲國際好評,上海之後還將於月底和11月初陸續參加東京和北京的設計展,希望能持續爭取台灣文創品牌的曝光與打通通路,甚至可以把各地代表處的門面交由台灣各優質設計公司負責,並陳列這些優質設計產品,不但提升代表處門面美感,也順帶宣傳台灣的設計文化和品牌。

這次參加上海家居展的台灣文創品牌,幾乎都是在國際上獲獎無數,或已經獲得歐洲等設計市場肯定的品牌,包括以漢代磚飾藝術衍生出設計產品的藝拓國際、以簡潔為設計概念並深植歐洲市場的禾浩設計,還有融合傳統素材和現代藝術設計多功能家居產品的達摩工坊,也有來自鶯歌陶瓷深耕傳統陶瓷藝術的嘉峰陶瓷藝術等企業,展出包括杯具、燈具、衣架、座椅、牆飾等各種台灣設計產品。

另外,原本從事電子代工的陽泰電子,也在展館展出以技術優勢開發出可變換1600多萬種顏色的觸控式電子LED燈;而德芮科技也採用雷射粉末燒結快速成型技術,打破製造技術為設計帶來的限制,創作各種以台灣和中華文化概念LED燈具,都顯現台灣設計工藝水準的巧思與優異。


台灣文創品牌 上海展示 台灣文創品牌 上海展示

台灣文創品牌業者13日在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向參觀者解釋產品的設計理念與功能。中央社記者康世人上海攝 99年10月13日

台灣文創品牌 上海展示


阿原肥皂風靡全場 時尚家居展 台灣創意詢問度高

▲「阿原肥皂傳奇」原創人江榮原,在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覽會」受到注目。(李文輝攝)

為期四天的中國(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十三日揭幕,首見「台灣館」,行政院文建會集合國內十一家設計精品進軍上海;而在大陸打出名號的台資「多樣屋」引進創造台灣肥皂傳奇的「阿原肥皂」,獲今年度中國用品風尚大獎─最具環保概念獎,風靡全場。

 

「什麼樣的燈可有一千六百萬種顏色?筷子可以變衣架?會自己穿衣服的垃圾桶?燈籠也可做茶壺?」為推廣台灣文創軟實力,陽泰電子等十一家屢獲國際設計大獎的家具設計業者,經文建會甄選,脫穎而出,且首度以「台灣館」名義,用「東方時尚」主題聯手出擊,參與第四屆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這是以大陸內銷市場為主、展出專業中高價位家居用品的重要展會,台灣展品令上海消費者驚艷,頻頻詢問「哪裡可以買得到」。

除了台灣館,台企「多樣屋」也有個別展廳,其中又以代理的「阿原肥皂」最受矚目,出版過《阿原的肥皂傳奇》的原創人江榮原到場,風靡消費者。

定位在「台灣青草藥手作皂」的阿原肥皂,以綠色產品形象,熱銷台、日、韓、星、馬等地,生產過程強調土地倫理、勞動美學,除僱用中高齡失業人士,每年還會固定捐出三%收入協助未婚媽媽、愛滋病患、雛妓等社會團體。

兩年前由「多樣屋」總經理潘淑真引進大陸市場,迄今業務量只占總銷售量五%,阿原說,他不急於在大陸推廣,他倒是希望大陸高收入、高水平的消費者,先看看國外阿原肥皂的理念,現階段與大陸消費者,是處於「美與品質的對話」,尚未達到與自然對話,到那時再來談數字成長不遲。


台資業者吸睛

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昨天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展4天。本屆展會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捷克、奧地利、丹麥、德國、瑞典、瑞士、法國、義大利、日本、美國、香港、台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約200多個時尚家居品牌參展。台資家居業者多樣屋TAYOHYA展出的花藝系列及Gourmet餐廚系列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這是多樣屋第三次參加該展會,攤位約250平方公尺,分為花藝、茶具、餐廚、衛浴及阿原肥皂產品專區等多個區域。

多樣屋總裁潘淑真表示,此次展出的花藝、餐廚系列將是未來2年多樣屋重點行銷的產品,其中Gourmet餐廚系列在達到一定規模後,將開設主題概念店。

她說,大陸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未來家居生活不會停留在鍋碗瓢盆以及床品等必需品,民眾將會有餘力且會追求家居的布置。花藝系列產品雖小,但卻從細節上豐富家居生活,Gourmet餐廚系列讓用餐、下廚成為一種享受。讓民眾生活更愉悅正是多樣屋的產品訴求。

潘淑真說,目前多樣屋在大陸170個城市擁有400多家分店,希望將「多樣美好、智慧生活」的理念帶給大陸的民眾。因此,多樣屋分別在上海、成都設立「生活館」,供當地民眾觀摩體驗,未來「生活館」還將普及到其他重要城市。


台文創業滬參展業績2600萬

「對不起,賣完了!」這是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中台灣文創精品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交易額達新台幣2600萬元,可見台灣文創精品頗受上海和中國大陸買家的歡迎。

展出4天的上海國際時尚家居展今天在上海展覽中心閉幕,首次由行政院文建會組團,以集體設館方式參展的11家台灣文創設計業者,所展出的設計精品獲得現場買主、媒體的詢問不斷,現場展品幾乎被一掃而空,在上海掀起一股台灣文創設計風潮。

到台灣館參觀的買主和媒體,除了對「BravoTaiwan」台灣館典雅時尚的攤位設計留下深刻印象,也對參展品牌設計產品的創意和巧思感到讚嘆,還吸引20多家大陸專業媒體專訪和報導。

這次由文建會召集集體到上海參展,主要是因為台灣文創業者普遍缺乏行銷資源,在產業鏈尚未健全下,業者單打獨鬥要負擔較高成本與風險,因此文建會推出Bravo Taiwan計畫,集合台灣優質精緻文創品牌,整合駐外單位行銷資源,媒合買家和銷售通路,盼提升台灣文創品牌形象,接軌國際市場。

文建會表示,盼能透過台灣整體形象方式,持續將台灣意象與文創核心精神帶入國際,協助台灣文創業者深入了解目標市場和關鍵買家需求,就近觀察消費生活模式,開啟走向世界市場的契機,輸出屬於台灣的美好生活風格與價值。

draw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